【编者按】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致信中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更加崇高的使命,为进一步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教育部发布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9月7日,辽宁省召开全省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会,会议号召要进一步健全教师表彰奖励制度,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学校将积极响应大会号召,持续推出校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以及优秀教师事迹,以先进典型带动感召更多的集体与个人见贤思齐,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躬耕教坛 以体育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优秀教师体育学院 刘颖
一、人物简介
刘颖,女,中共党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体育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先后被评为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优秀共产党员”“毕业身最喜爱的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承担公共体育课、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及班导师等工作。
二、优秀事迹
(一)育人为本,创新引领
自担任2014年担任运动训练专业班导师以来,她更是以身作则,她利用自己在延边大学攻读硕士期间的宝贵经验,为有志于深造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多名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取得了显著进步,还成功考入了大连理工、沈阳体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实现了自己的学术梦想。荣誉的背后,是刘颖老师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躬耕教坛,以体育人”的深刻内涵。被2016年评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二)勤钻研,育才有方
在教学科研的道路上,刘颖老师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在学术与教学成就上,她不仅成功主持及参与了两个省级课题,荣获1个市级课题一等奖和2个市级课题优秀奖,还在省级期刊上发表了27篇学术论文,展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底。除此之外,她还获批了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及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并参与完成202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她深知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亲自指导本科学生撰写并成功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更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引领学生斩获佳绩,包括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及2个三等奖,刘颖老师用自己的勤奋与智慧,为学生们点亮了求知路上的明灯,引导他们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三)乐奉献,爱洒操场
刘颖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体现在她对工作的无私奉献上。她对学生的训练要求极为严格,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练习都力求完美。在她的带领下,校啦啦操队在全国大学生啦啦操大赛中屡建奇功,摘得两枚一等奖桂冠及多项二等奖、三等奖荣誉;在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的健康活力大赛中,更是以卓越表现赢得一冠双亚的辉煌战绩。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什么是热爱与奉献。
(四)重师德,身正为范
2021年在庆祝建党百年的辉煌时刻,刘颖老师以其不懈的努力与高尚的师德,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刘颖老师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她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党建品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贯穿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廖廓,选择了体育,就是选择了奔跑,用她执着的热爱,点燃孩子们的体育热情。教育之路,没有终点,对于她而言,未来的每个日夜都将怀揣着教育的初衷坚定前行,她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一朵朵绚烂的体育之花。
深耕教学 育人为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优秀教师应用技术与经济管理学院 刘尹霞
一、人物简介
刘尹霞,女,中共党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应用技术与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现任电气工程系主任,先后被学校评为“大学生良师益友”“毕业生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荣誉称号。研究领域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方向,长期从事电气类专业一线教学工作,为本科生讲授《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等5门课程。
二、优秀事迹
(一)为人师表显风范
刘尹霞老师为人正直、谦虚,深受同事和学生的尊敬。她严谨治学,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同时又关心学生的成长,乐于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同学们亦师亦友,育人能力突出,把一腔热血都奉献给学生。她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坚持言传身教,积极投身“十大育人”体系建设,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关心爱护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在学生中有良好声望。她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她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始终如一地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深耕教学展风采
刘尹霞老师在电气工程系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在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表现优秀,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22年主持《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使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2024年主持立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就业育人项目1项;2024年主持增设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新松教育校企合作实习基地;2024年获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2024年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改结题1项,院级思政项目立项1项;2024年指导校优秀毕业设计1项;2024年获得毕业生“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
(三)重视实践启风潮
刘尹霞老师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校“雄鹰杯”和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获得优异成绩,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奠定基础,全系形成良好氛围。她组织学生专题讲座10次,指导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22班次,指导学生竞赛27项,累计68人次。在刘尹霞老师的指导下,其学生在2022年第三届水下智能装备创新设计大赛获三等奖,2022年辽宁省大学生智慧海洋科技创新大赛获三等奖,2023年辽宁省大学生智慧海洋科技创新大赛获二等奖,2023年全国大学生智慧汽车大赛北方赛区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24年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省赛获一等奖。
刘尹霞老师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孜孜以求,勇于开拓、甘当人梯。她在求实、奋进、开拓的教育事业路上,一路播种,一路付出,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也铸就了亮丽的教育之路。她用一个个平凡的印记为人生注脚,用一个个全新的目标为学子领航。
科教融汇 砥砺前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优秀教师土木工程学院 刘家顺
一、人物简介
刘家顺,男,中共党员,博士(后),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系教师,岩土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长期致力于岩土力学与工程灾害防治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6项,主持辽宁省一流课程1门,参与国家一流课程和省一流课程建设2门。
二、优秀事迹
(一)深耕地下工程、助力交通岩土、追逐科技创新
刘家顺老师主要从事岩土力学与工程灾害防治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委涵审专家、《应用力学学报》青年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nics (AS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岩土力学等学术期刊审稿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纵向项目8项,主持和参与中铁九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等企业委托项目6项。历经多年的科学研究与理论创新,系统研究了弱胶结软岩流变损伤机理、开挖卸荷路径下弱胶结软岩各向异性强度理论以及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技术与稳定性评价、季冻区冻土路基和寒区隧道设计施工和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岩土力学问题,研发了小半径曲线盾构智能纠偏控制方法、软岩地下工程设计及灾害防治方法、季冻区路基土改良和路基冻害灾变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批软件著作权3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励14项。
(二)躬耕笃行撷芬芳,立德树人育英才
刘家顺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从教9年以来一直躬耕笃行于教学一线,先后承担国家一流课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辽宁省一流课程《地下结构设计》、《土木工程制图与CAD》以及《岩体力学》、《钢结构》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学时超过120学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先后参加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土力学教学研讨会并进行会议汇报,学习教学经验。参加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特殊土力学与工程实践青年学者论坛、全国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学术论坛等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和汇报,获得第二届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煤炭行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本科教学成果奖3项。
刘家顺老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育英才的理念,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大学生模型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岩土模型竞赛等学科竞赛并为学生做科研训练讲座、实验实训培训等120余人次。为学生提供中铁九局、中铁十九局等实习岗位20余人次。指导学生获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本科优秀毕业设计1人次,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3人次。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学科竞赛,获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和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数十项国家级和省级竞赛奖励。
刘家顺老师从教以来始终默默践行“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他将继续勇于探索,追求卓越,努力成为一名更合格的人民教师。
不忘育人初心,践行师者担当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优秀教师创新实践学院 林琳
一、人物简介
林琳,女,中共党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创新实践学院教师;学院教学秘书;计算机教学中心党支部书记,先后评为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班导师”、“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女工工作者”。林琳老师不仅在教学一线辛勤耕耘,承担着《C++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等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工作,还科研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作为计算机教学中心党支部书记兼教学秘书,她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的党建工作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优秀事迹
(一)匠心教学,点亮求知路
林琳老师始终坚守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Python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等5门公共基础课和《Office高效办公》等多门校级选修课的教学任务,每年平均授课280学时。她的课堂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能够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她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他还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雨课堂在线教学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林琳老师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学生和同行的高度评价。2020年曾获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她所讲授的《C++程序设计》课程也被评为学校本科优质在线课程。主持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5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林琳老师不仅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还在课外悉心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在指导学生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从选题、方案设计、实验研究等各个环节,她都给予学生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荣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30余项。
(二)科研领航,永攀新高峰
在科研工作方面,林琳老师始终保持着对学术的热情和追求,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要从事矿井火灾防治研究,先后参与了1项国家级、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1项。
林琳老师深知科研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她还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倾心服务,奉献铸辉煌
林琳老师担任创新实践学院计算机教学中心党支部书记兼教学秘书工作。作为“双带头人”,不仅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兢兢业业,确保学院教学工作各环节有条不紊,教学秩序稳定运行,还在党支部工作中,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党支部的各项活动,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党支部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被评为“辽宁省样板支部”;荣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党支部”“校园先锋示范岗”等荣誉称号。林琳老师也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林琳老师负责学院的市校合作工作,在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项目中为学生谋利、为学院创收。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高校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她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是党建工作中的模范先锋。她以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为学校学院的发展铸就辉煌。
传道授业 实践育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优秀教师软件学院 胡宏章
一、人物简介
胡宏章,男,中共党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教师;现任学院校企合作中心主任;为本科生讲授《Java高级开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2门专业核心课,为研究生讲授《大数据与存储技术》。从事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计算方面的研究,同时负责学院本科生实习实训相关工作。
二、优秀事迹
(一)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思想方面,胡宏章老师政治立场坚定,始终拥护党的领导,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自觉维护党的形象,严谨自律,防微杜渐。同时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积极传播正能量。
(二)因材施教,润物无声
教学方面,2022年8月至2024年6月期间,胡宏章老师共授课552学时,分别是为本科生讲授专业核心课《大数据技术》256学时和《Java高级开发技术》256学时,为研究生讲授课程《大数据与存储技术》40学时。此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上,积极承担多门实践课程的动员、指导、验收及规范的修订,具体实践课程有《科技文献撰写训练》、《软件应用开发基础实践》、《综合课程设计(1)》、《综合课程设计(2)》、《软件开发综合实践》、《大型软件项目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近两年共指导31名本科生成功一次性通过毕业答辩,且连续2年均有1项毕设获得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分别为2023届毕设《轻量化脉冲卷积神经网络的视觉图像分类算法研究》和2024届毕设《基于改进YOLOv8夜晚场景下自动驾驶行人检测算法研究》。
(三)创新驱动,探索不止
科研方面,胡宏章老师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严谨治学,从事的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计算,目前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参与科研项目1项,教研项目3项。
(四)校企联动,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工作方面,胡宏章老师积极完成学院安排的各项工作,每年邀请10余家企业参与学院本科生实习实训工作。同时对接校企合作单位规划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确保设施和环境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制定实训方案,确保学生在实训中能够全面提升实践能力。此外,对于高年级本科生,胡老师还积极协调对接校外企业提供免费的专业技能认证培训,进一步为同学们的求职就业添砖加瓦,近两年通过认证受益的学生人数多达100余名;对于低年级本科生,胡老师邀请了多家校外企业来院开展讲座活动,让同学们提前了解行业动态和就业前景,并为同学们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建议。最后,胡老师在保障本科生就业方面,近年来也积极同学院领导赴校外开展了访企拓岗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多家企业均达成了良好的合作意向。
(五)悉心关怀,助力成长
学生工作方面,胡宏章老师担任软件21-4班班导师,时常深入学生群体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对于心理健康情况不佳的同学,会倾注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关注与关心,并保持较高频率的家校联系,积极与学生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进而也了解到学生在家的情况,在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保障学生健康学习和生活;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胡老师会帮助学生分析学习的痛点并协助制定可达成的学习目标和对应的学习计划,最终监督并鼓励学生完成;对于毕业规划不清晰的同学,胡老师会深入为学生分析毕业的主要方向和路径,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项挑战。
(六)和谐相处,共同成长
其他方面,胡宏章老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乐于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资源,积极帮助新入职教师适应工作环境,推动团队共同进步。且与同事相处融洽,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点,注重团队协作,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同时胡老师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会议,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忠于职守 敬业担当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优秀教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高明明
一、人物简介
高明明,女,中共党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担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专家,辽宁省无线射频大数据智能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审稿专家。先后被评为辽宁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先进个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十佳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射频技术与智能感知技术。
二、优秀事迹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高明明老师一直奋战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第一线,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一直以来承担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信工程专业本科专业课《射频电路设计》《数字处理芯片及应用》的讲授。承担实验课程《数字信号处理实验》《DSP芯片原理及应用实验》的讲授。在教学中以产品开发为项目导向的教育教学创新方法进行改革,不断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加进对本科生的授课环节。主持2门辽宁省一流建设课程《射频电路设计》和《数字处理芯片及应用》。2022年主持荣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本科)三等奖“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2022年以来主持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主持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1项,主持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撰写教改论文5篇、参与编写教材1部、独立编写实验指导书8本。
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现指导在读博士生3人;在读硕士生15人,留学生1人。毕业硕士生16人,其中荣获校优秀硕士毕业生4人,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人,考入悉尼科技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1人,考入西安科技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1人。
(二)科研创新,成绩斐然
高明明老师带领智能无线感知科研团队,围绕智能射频技术与智能感知方向,依托课题共20余项,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级项目3项,主持横向课题5项。以第二完成人完成国家基金项目3项,省级项目3项。主持荣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葫芦岛市级奖励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均发表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国内发表的信息领域知名期刊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EI)《信号处理》《电波科学学报》《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等。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6项(其中2项已经转化),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实用新型12项;以第一发明人授权软件著作权12项。独著1部,参与撰写专著2部。多次带领团队参加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全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CAIPR)、全国天线年会并做会议特邀报告。多次在国际国内会议中作为会议程序委员和审稿专家进行会议工作。
(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高明明老师现担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学院研究生管理工作,认真履行学院日常管理工作职责。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作为学科评估专家对全国142所高校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进行打分。在金鲨银鲨_飞禽走兽老虎机¥游戏*官网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合格评估以及第五轮评估中一直负责组织并统稿撰写评估材料。组织撰写“辽宁省高校校际合作项目(研究生类)”申报项目并获批;组织申报“辽宁省无线射频大数据智能应用重点实验室”并获批;组织“电子信息”专项核验评估并通过。主持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邮电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单位共建研究生校际合作科研平台;主持与西安恒达微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华研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南昌云识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建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优质科研平台与实践基地。创办“电信学院青年学者论坛”,开阔研究生视野,增强研究生对外学术交流。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高明明老师立志科技报国,在智能射频技术与智能感知领域潜心研究。留校任教二十年,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敬业担当,继续在大学教师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上,践行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
坚守岗位 传承创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优秀教师软件学院 董玲玲
一、人物简介
董玲玲,女,中共党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教师;主讲《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长期从事智慧矿山等跨学科交叉综合应用平台的研发与关键技术研究。
二、优秀事迹
(一)坚守初心,深耕细作绽放价值
董玲玲同志在高等教育的工作和学习中,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诸多顺应时代要求,坚持“教、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近两年在教学上主讲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等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链式”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如主题班会、实习就业指导等,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将自身的互联网工作经验融入到教学中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向其他教师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做法,注重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亲身躬行,工作一直都在线
董玲玲同志作为班导师,深知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始终将学生管理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自觉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变化,及时给与他们关爱和支持,做到亦师亦友。同时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和表现,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发展问题。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资助管理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三)厚积薄发,学习永无止境
她总是在不断与学生交流勉励他们好好学习。时代在更新,作为专职教师,她也在不断更新自己,在未来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工作中也不停止学习的步伐,开辟新的学习方向和路径。她在工作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课题,发表教改论文2篇,参与省级教研项目1项。
董玲玲同志作为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大强政治、深情怀、新思维、广视野、严自律、正人格,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风险、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守生命之源 精治水技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优秀教师土木工程学院 安文博
一、人物简介
安文博,九三学社社员,讲师,硕士生导师,曾任土木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先后被评为校优秀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获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承担《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水工艺设备基础》《水环境仿真分析》等本科生和硕士生课程教学任务。
二、优秀事迹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安文博同志任教以来,始终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校教师职业观,认真贯彻“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的高等教育理念,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构建“思政融入-情感发展-思政目标”三进阶式教学模式,达成“固化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政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该成果获省级高校教师创新大赛三等奖、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等荣誉。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研究成果获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特等奖、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参与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教改项目5项,参编十四五规划教材2部。
(二)博闻强识,钻坚研微
安文博同志面向国民经济发展主战场、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守生命之源、精治水技能”准则,扎根实验室潜心探索科学问题本质。近三年来,先后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鄂尔多斯研究院校地合作项目1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5项,第一/通讯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SCI检索6篇,EI检索1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1部。与此同时,立足于实践教学,为学生讲授如何从工程问题提炼科学问题,如何围绕科学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深入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与创新实践能力,指导2个学生团队获得三省一区“大学生生态环保”竞赛二等奖,4个学生团队研究课题获得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2名学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
(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安文博同志曾担任土木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工作态度,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在工作期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辽宁省专业评价四颗星,辽宁省专业排名第二,获校级师德师风先进集体。担任给排20-2班导师,为师之道,重在言传身教,不断传承“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班级学生成绩优良率达80%以上,班级四级通过率超50%,先后12人次获得省政府奖学金及校奖学金,获得国家、省、校级竞赛奖励20余项。
云程发轫 奋楫笃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先进集体 土木工程学院
一、集体简介
土木工程学院是金鲨银鲨_飞禽走兽老虎机¥游戏*官网办学规模大、学科专业强、综合实力领先、社会影响广的学院之一,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6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示范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和辽宁省重点建设专业,2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2个专业为辽宁省一流示范专业,拥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平台、1个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现有教职工132人,在校本科生2238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539人。
二、优秀事迹
(一)以党建为舵,凝聚干事创业合力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活力,构建“大党建”格局, 积极进行“一融双高”有益探索、扎实推进“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创新拓展“党建+”模式、深入开展“红色砼志”铸魂育人工程、组织创办“一支部一品牌”“筑砼讲堂”等特色活动、依托师生联合党支部构建组织育人新路径,切实推动学院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到“形神兼备”,进而成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学院先后荣获评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统战工作先进集体”,2名教师荣获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二)以专业为帆,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院全面对标金鲨银鲨_飞禽走兽老虎机¥游戏*官网“两区三院”战略布局,聚焦辽宁省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引育并举,实施“1510雁阵”尖兵团队建设工程,即1个土木工程学科引领+5个方向领军人才+10个方向“雁阵”团队,打造了一支学术造诣深厚、教学成果显著、科研转化丰硕、梯队结构合理、国内一流的卓越土木学科尖兵梯队,为冲击省双一流学科提供人才支撑;学院教师主持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学科专项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00余项;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等央企及全国著名煤炭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200余项,科研经费8000余万元。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0余项,市级科技进步奖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承办第四届国际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碳中和与新能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举办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发展论坛、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辽宁省分区赛;1名教师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
(三)以育人为锚,稳步推进课程建设
学院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企业重大需求,充分发挥学校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综合优势,积极开展卓越土木工程师自主创新培养与实践,通过开展“五金”教学工程,即“金课程、金团队、金教材、金仿真、金思政”建设,深入实施本科教学提升工程,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学校特色的卓越土木工程师。学院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一流课程14门;获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创新大赛奖励5项;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批校级现代产业学院1项;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教学团队3项;顺利完成第一届基于BIM的土木建筑类联合毕业设计改革工作;学院专业课程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育人效果显著,学生信念坚定、吃苦耐劳、刻苦钻研,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四)以创新为桨,赋能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建立了金鲨银鲨_飞禽走兽老虎机¥游戏*官网首个学院级大学生双创中心,蚂蚁、阜熙、U-lab、We-me等6个创新工作室入驻;学生竞赛、论文、专利硕果累累,获得全国结构设计大赛一等奖等竞赛奖励400余项;学院依托“筑砼讲堂”“甲老师讲堂”等5个载体,构建了学院思政育人体系,获批校“三全育人”示范学院及校“三全育人”精品项目1个;实施企业冠名班级活动,如:“盾构铁军班”“交通先锋班”“国匠班”“海威班”和“智能建造品茗班”,将企业红色基因与优秀文化融入班级建设;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媒体与社会广泛好评,荣获全国“镜头中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文字报道团队、辽宁省大学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荣誉;学院团委荣获全国煤炭行业“五四红旗团委”;1名教师荣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共青团干部”;1名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名学生获评“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共青团员”。
“风好正是扬帆时,花开这里别样红”。土木学院全院师生始终存“一流”之心、怀兴校之梦、践蜡炬之行,以绝对忠诚的政治自觉、知重负重的优良作风、善作善成的过硬本领和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共同为学校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党建引领 育人为本 科研创新 典范之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先进集体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
一、集体简介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44人,在籍本科生2130人,设有软件开发技术和嵌入式软件两个专业方向。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秉承“太阳石精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服务辽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
二、优秀事迹
(一)党建引领,铸就坚强战斗堡垒
软件工程系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领导班子信念坚定、团结协作、勤政廉政,始终将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软件工程系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四位一体”师德师风建设体系,营造“关爱学生、关心教师、关注发展”的学院文化。通过定期开展党组织活动,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同时,注重将党建工作与专业发展相结合,以党建引领专业建设,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发展态势。
(二)师资卓越,打造人才高地
软件工程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目前,软件工程系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高级工程师1人,4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30人,占比68.2%。软件工程系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双师型”骨干教师师资培训、鼓励教师申报各级教学改革项目、组织和参与学术会议、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研讨教学方法、总结教学手段等方式,促进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软件工程系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业教师入选“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近年来专业教师承担省级以上教改项目 9 项,获得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 13 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3篇,教师出版教材7本。
(三)人才培养,彰显高质量成果
软件工程专业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为目标,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和学生特点,构建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软件工程系建设有1门国家一流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
软件工程系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优势,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协同“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多样化定制培养;深度融合行业企业,实施以“企业定制”培养为手段的卓越软件人才“6+2+1”模式;申请获批省级智能软件产业学院,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确立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每年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在知名软件企业入职率达到40%以上。
此外,软件工程系里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近两年学生在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得国家级奖项20余项,省级奖项200余项。
(四)科研创新,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软件工程系以“党建引领科研”为抓手,讲创新、强服务。学科融合,结合学校地矿特色和辽宁新时代“六地”目标,汇聚师生力量,使青年教师在团队中得到锻炼提升,积极探索科研项目,凝聚大团队、培育大成果。多名青年教师在应急管理、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文旅等方面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应用。两年来,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主持或参与纵向、横向课题30余项。科研创新不仅提升了软件工程系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也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谋划未来,信心百倍。目前,软件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取得成效,专业认证已通过小组评审进入最后终审阶段,这将为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软件工程系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校党委领导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下一心,继续努力扎实工作、对照学校“双一流”建设重点任务,强化机遇意识,找准定位,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为服务辽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